医师在线杂志

期刊简介

  《医师在线》杂志(ISSN2095-7165,CN44-1700/R)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管主办,是一本以全国的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村医生、诊所医生和坐堂医生为核心读者群的综合型医学期刊(旬刊)。秉承“搭建百万基层医生的成长阶梯”的办刊理念、在“专业、专注、专家”的组织文化引领下,《医师在线》杂志正在努力为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搭建开阔视野、了解政策、探讨问题、分享临床经验和提高学术水平的系列平台。《医师在线》杂志编辑部常驻广州市,没有在其他任何城市设置记者站、学术部或联络分部,没有委托任何公司和个人代为组稿。所有冒用《医师在线》杂志名义联系广告与组稿的行为,均为损害《医师在线》杂志名誉及利益的非法行为,本刊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血吸虫病

时间:2024-12-06 16:18:14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anicum)。在我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
根据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女屍及197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内皆发现有大量典型血吸虫卵的事实,证明在2100多年前我国已有血吸虫病的流行。本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十三个省市的广大水稻作物地区,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及上海市效较为严重。过去本病流行猖獗,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危害极大。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了防治工作,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和上海等五个省市和全国270多个县已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
病因及感染途径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可分为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等阶段。成虫以人体或其他哺乳动物如狗、猫、猪、牛及马等为终宿主,自毛蚴至尾蚴的发育繁殖阶段以钉螺为中间宿主。
血吸虫虫卵随同病人或病畜的粪便排入水中,卵内的毛蚴成熟孵化,破壳而出,以后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及子胞蚴阶段后,大量尾蚴发育成熟,并游动于水中。当人畜与疫水接触时,尾蚴借其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作用和其肌肉收缩的机械运动,很快钻入皮肤(或粘膜)并脱去尾部变为童虫。童虫经小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再经右心而到达肺。以后由肺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而入大循环向全身散布。只有进入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其余多在途中夭折。通常在感染尾蚴后3周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虫卵随门静脉血流顺流到肝,或逆流入肠壁而沉着在组织内,约经11天左右逐渐发育为成熟虫卵,内含毛蚴。肠壁内的虫卵可破坏肠粘膜而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再重演生活周期。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约为21天左右。雌雄合抱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3~4年。